1 系统概述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中兴通讯ZXMP S385 V2.00产品的定位、系统特点和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1. 产品型号和定位
产品型号:ZXMP S385
产品名称:基于SDH的多业务节点设备
产品定位:ZXMP S385是标准机架式设备,定位于网络的骨干或大容量汇聚层面,是公司未来3~5年的主力产品。
设备分为以下主要版本:V1.10版本、V2.00版本。其中:
V1.10版本是速率为2.5Gbit/s的MSTP设备,V2.00版本是速率为10Gbit/s的MSTP设备。在V2.00版本基础上,还会有其它功能不断加入,因此今后还会有V2.10及以上版本。
1. 产品亮点
1.1. 优越的可扩展性
数据业务地域分布、业务流向和业务量的不确定性对光网络平台的可扩展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ZXMP S385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种需求,成为可以不断平滑演进和扩展的传送平台。
从容量扩展性来看,ZXMP S385作为2.5G系统可平滑升级到10G 系统,使得用户仅仅通过增加或更换板件即可取得新建一个骨干层的效果,大大降低二次建设成本;业务终结能力来看,ZXMP S385作为2.5G/10G设备在进行高速业务调度的同时,进行大量低阶业务的调度和上下,将传统的调度层设备扩展为具有业务落地能力的综合设备。这符合2.5G/10G设备逐步边缘化的趋势,适应城域业务的特点,使客户对设备的投资回报最大化。
从数据业务处理能力来看,ZXMP S385系统设计专门面向数据、语音的混合传输。在充分继承中兴通讯MSTP先进、成熟技术的同时,利用GFP、LCAS等先进技术,保证系统对数据业务的调度、处理能力不断延伸。
1.1. 强大的多业务接入、汇聚、调度能力
大容量高低阶调度能力:设备最大可以支持7个2.5G或10G二纤环。设备业务槽位丰富,最多支持14个业务槽位,可以同时接入大量PDH、SDH和数据业务。
设备可提供多达112路ECC的处理能力,完全满足复杂组网的要求,支持STM-1/STM-4/STM-16/STM-64级别的线形网、环形网、枢纽形网络、环带链、相切环和相交环等复杂网络拓扑。
1.1. 方便设计和维护
系统操作全部为前向接口,给维护带来方便。
V2.00设备的光模块可插拔(SFP模块、LC接头),可以根据客户业务需要,在光板中配置中选择不同的光模块类型;同时不同的光板单板可以共享备板备件,降低成本。
V2.00版本支持2.5Gbit/s速率的在线光功率检测,便于快速定位线路问题,提高维护效率。今后可能会通过软件升级支持GE接口的光功率检测。
设备集成度高,减小占地费用;功耗低,降低用电费用。见设备物理尺寸部分。
1.1. 高可靠性,多种手段保证业务安全
支持完善的设备级保护:
(1)双总线设计:在硬件上采用冗余设计,对业务总线、开销总线、时钟总线采用双总线的结构体系,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交叉和时钟保护:系统采用两块交叉时钟板,实现交叉时钟的1+1保护。
(3)支路板1:N保护:PDH业务单板实现1:N硬件业务保护:E1/T1业务单板实现1:N(N<=9)保护,E3/T3、STM-1电口和FE电口可实现1:N(N≤4)保护。
(4)电源保护:实现了机柜外电源保护、单板电源保护和子架电源接入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
支持完善的网络级保护:
ZXMP S385能够实现ITU-T所建议的组网特性,保护方式包括1+1链路复用段保护、单向通道保护环、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双节点互连保护(DNI)、子网连接保护(SNCP)。
ZXMP S385设备的保护特性还包括:ETHERNET和IP的路由重构,符合IEEE802.3E的要求。
1.1. 强大的多业务处理能力
ZXMP S385设备通过在传统SDH设备的基础上提供各类数据接口,有效地扩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
设备提供的数据业务接口:POS接口、ATM接口、FE和GE以太网接口。对于以太网业务,又有EOS、内嵌RPR和内嵌MPLS等多种承载方式,可组建以太网专线业务(EPL)、以太网虚拟专线业务(EVPL)、以太网专用LAN业务(EPLAN)以及以太网虚拟专用LAN业务(EVPLAN)等,满足不同组网环境的多种技术需要。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中兴通讯ZXMP S385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2. 系统总体结构
ZXMP S385设备从功能层次上可分为硬件系统和网管软件系统,两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协同工作。硬件系统是ZXMP S385设备的主体,可以独立于网管软件系统工作。
2. 系统映射结构
ZXMP S385采用ITU-T建议的最新的映射结构,
ZXMP S385硬件系统采用“平台”的设计理念,拥有网元控制平台、时钟处理平台、业务交叉平台、开销处理平台、电源支撑平台及业务接入平台。
通过平台的建立、移植以及综合,ZXMP S385形成了各种功能单元或功能单板,通过一定的连接方式组合成一个功能完善、配置灵活的SDH设备。根据不同的组网要求,可配置为TM、ADM和REG三种类型。
网元设备与后台网管的接口,其他平台均通过网元控制平台接受或上报网管信息。
2. 电源支撑平台
采用分散供电方式,各单板所需电源由安装在各自单板内的电源模块提供。
3. 业务接入平台
完成SDH、PDH、以太网、ATM等业务的接入,并转换为相应的格式送入业务交叉平台进行业务的汇集和分配。
4. 开销处理平台
利用SOH的开销字节,在传输净负荷数据的同时,提供公务话音通道和若干辅助数据数字通道。
5. 时钟处理平台
6. 业务交叉平台
接受来自业务接入平台和开销处理平台的业务信号以及各种信息,完成业务流向及信息的汇集、分配和倒换。
ZXMP S385设备采用ZXONM E300实现设备硬件系统和传输网络的管理和监视,协调传输网络的工作。
1. 网管结构简介
ZXONM E300系统采用四层结构,分别为设备层、网元层、网元管理层和子网管理层,并可向网络管理层提供Corba接口。ZXONM E300网管系统的层次结构。
ZXONM E300网管具有向前和向后的兼容性,可管理ZXMP S385、ZXMP S390、ZXMP S380、ZXMP S360、ZXMP S330、ZXMP S320等基于SDH的多业务节点设备。
3.功能简述
实现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管理、维护管理等网元层网管的功能。有关网管系统的详细介绍请参见ZXONM E300网管相关配套手册。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中兴通讯ZXMP S385的系统总体功能、业务接入功能、物理性能、接口类型等。
高阶交叉能力:180G,即1152x1152 等效VC4,在CSE交叉板上实现;
低阶交叉能力:2x5G,即2x2016x2016 TU12,在TCS64单板上实现。TCS64交叉单板与CSE配合使用。
TCS32低阶交叉单板(时分为5G)仍然可以在V2.00系统当中应用,其交叉容量为32×32 AU-4,与CSA或CSE配合。
V2.00设备接入能力、单板集成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3-1 ZXMP S385(V2.00)主要单板集成度和最大接入能力
单板名称或属性 | 单板集成度或端口数 | 单子架工作单板数量 (有保护/无保护) | 单子架接入业务数量 (有保护/无保护) |
NCP | 1 | 2/1 | |
OW | 1 | 1 | |
CSE | 1 | 2/1 | |
TCS64 | 1 | 2/1 | |
CSA(含5G时分) | 1 | 2/1 | |
STM-64 | 1 | 14 | 14 |
STM-16 | 1 | 14 | 14 |
STM-4 | 1/2 | 14 | 28 |
STM-1 | 2/4/8 | 14 | 112 |
STM-1电 | 4/8 | 8 | 64 |
E1 | 63 | 9/10 | 567/630 |
T1 | 63 | 9/10 | 567/630 |
E3/T3 | 6 | 8 | 48 |
SEC x 24/48 | 8FE(光或电) +1GE(光) | 8 | 64FE +8GE(2层交换) |
内嵌RPR接口板 | 8FE(光或电) +2GE(光) | 8 | |
内嵌MPLS接口板 | 8FE(光或电) +2GE(光) | 8 | 64FE+16GE(2层交换) |
TGE2B | 2(透传) | 14 | 28 |
ATM接口板 | 8 | 14 | 112 |
3.1. STM-64光接口
ZXMP S385的10G光接口板提供STM-64标准光接口,每板1路,线路速率9.953Gbit/s,代号OL64,并可实现VC-4-nC (n=4,16,64)。单板性能指标与功能符合相应标准。ZXMP S385提供的OL64板的类型如表 2.1‑1所示:
光接口类型 | 光源标称波长(nm) | 传输距离 | 业务容量 | |
S-64.2b | 1550 | <40km | LC/PC | 1路/板 |
L-64.2c1 | 1550 | <65km | LC/PC | 1路/板 |
L-64.2c2 | 1550 | <80km | LC/PC | 1路/板 |
3.1. STM-16光接口
ZXMP S385的2.5G光接口板提供STM-16标准光接口,每板1路,速率为2488.320 Mbit/s,并可实现VC-4-nC (n=4,16)。单板性能指标与功能符合相应标准。ZXMP S385提供的STM-16光接口类型如表 2.1‑2所示:
光源标称波长(nm) | 传输距离 | 连接器类型 | 业务容量 | |
I-16 | 1550 | <10km | LC/PC | 1路/板 |
S-16.1 | 1310 | <15km | LC/PC | 1路/板 |
L-16.1 | 1310 | <40km | LC/PC | 1路/板 |
L-16.2 | 1550 | <80km | LC/PC | 1路/板 |
L-16.2P | 1550 | >80km | LC/PC | 1路/板 |
L-16.2JE | 1550 | >80km | LC/PC | 1路/板 |
L-16.2U+OBA | 1550 | <150km | LC/PC | 1路/板 |
注:L-16.2U光接口需要外加OBA才可以达到150km的传输距离。
当群路接口为STM-16时,ZXMP S385可通过OL16(L-16.2)板或OL16(L-16.2U)板与光放大板(OA)的配合使用实现无中继远距离传输,也可在收发网元之间增加设备并配置为STM-16等级的中继设备(REG)延长传输距离,详细配置说明参见本文配置说明“再生中继器(REG)”。
3.1. STM-4光接口
ZXMP S385的622M光接口板提供STM-4标准光接口,每块OL4光线路板提供一个STM-4标准光接口;每块OL4x2光线路板提供2个STM-4标准光接口,速率为622.080Mbit/s。单板性能指标与功能符合相应标准。ZXMP S385提供的STM-4光接口类型如表 2.1‑3所示。
光接口类型 | 光源标称波长(nm) | 传输距离 | 连接器类型 | 业务容量 |
S-4.1 | 1310 | <15km | LC/PC | 1或2路/板 |
L-4.1 | 1310 | <40km | LC/PC | 1或2路/板 |
L-4.2 | 1550 | <80km | LC/PC | 1或2路/板 |
当群路接口为STM-4时,ZXMP S385可通过L-4.2光口与光放大板(OA)的配合使用实现无中继远距离传输。
3.1. STM-1光接口
速率为155.520 Mbit/s。每块OL1x2光线路板提供2个STM-1标准光接口;每块OL1x4光线路板提供4个STM-1标准光接口;每块OL1x8光线路板提供8个STM-1标准光接口。其性能指标与功能符合相应标准。
3. 业务接入功能
3.1. STM-1电接口
ZXMP S385的STM-1电接口单元主要对外提供4或者8个方向的STM-1标准电接口,速率为155.520Mbit/s,单子架同时可以提供两组1:N(N≤4)保护功能。
STM-1电接口单元包含3种单板: STM-1线路处理板(LP1x4或LP1x8)、STM-1电接口倒换板(ESS1x4或ESS1x8)、STM-1e/E3/T3/FE接口桥接板(BIE3)。
3.1. PDH电接口
ZXMP S385(V2.00)提供的PDH电接口有4种:2.048Mbit/s(E1)、1.544Mbit/s(T1)、34.368Mbit/s(E3)、44.736Mbit/s(T3)等电接口。
E1支路系统包括E1电处理板(EPE1,包括75Ω和120Ω)、75Ω E1电接口板(EIE1)、75Ω E1电接口倒换板(ESE1)、120Ω E1电接口板(EIT1)、120Ω E1电接口倒换板(EST1)、E1电接口桥接板(BIE1)。单板最大可接入63×2.048 Mbit/s的业务容量。
T1支路系统包括处理板EPT1,接口板E1T1,接口倒换板EST1,桥接板BIE1。单板最大可接入63×1.544Mbit/s的业务容量。
E3/T3支路系统包括E3/T3电处理板EP3x6、接口倒换板ESE3、桥接板BIE3。其中E3/T3业务在一块单板上可配置。
下表将3.3.1和3.3.2提到的STM-1e和PDH功能板件进行分类汇总,以便大家理解:
接口速率 | 处理板代号 | 接口板代号 | 接口倒换板代号 | 桥接板代号 |
E1(75Ω) | EPE1x63 | EIE1x63 | ESE1x63(保护时用) | BIE1(保护用) |
E1(120Ω) | EPE1x63 | EIT1x63 | EST1x63(保护时用) | BIE1(保护用) |
T1(100Ω) | EPT1x63 | EIT1x63 | EST1x63(保护时用) | BIE1(保护用) |
E3/T3 | EP3x6 | ESE3 | BIE3(保护用) | |
STM-1e (4路) | LP1x4 | ESS1x4 | BIE3(保护用) | |
STM-1e (8路) | LP1x8 | ESS1x8 | BIE3(保护用) |
3.1. 数据业务接入功能
ZXMP S385设备通过在传统SDH设备的基础上提供各类数据接口,有效地扩展了城域网业务,具有性价比高、接口槽位丰富、使用范围广的特点。
设备能够提供的数据业务接口有:155M ATM光接口、10M/100M和1000M以太网接口,满足数据业务的需要。对于以太网业务,又有多种RPR和MPLS等承载方式。
单板名称 | 单板代号 | 单板可提供接口的数量和类型 |
双路透传千兆以太网板 | TGE2B | 2个GE以太网光接口 |
增强型智能以太网处理板 | SECx48、SECx24 | 自带1个GE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电接口板还可提供8个10 M/100 M以太网光/电接口 |
以太网RPR业务 | RSEB | 自带2个GE光接口,通过ESFEx8或OIS1x8可以提供8个10 M/100 M以太网光或电接口 |
以太网MPLS业务 | MSE | 自带2个GE光接口,通过ESFEx8或OIS1x8可以提供8个10 M/100 M以太网光或电接口。 |
ATM业务 | AP1x8 | 提供8个155 Mbit/s光接口 |
3.1.1. SEC数据单板
ZXMP S385 的SEC单板分为两种处理板:SECx24或SECx48。GE光接口直接在单板面板上出现,10 M/100 M以太网接口由接口板/接口倒换板提供,通过更换接口板/接口倒换板可提供10 M/100 M电接口或100 M光接口。SEC板和接口倒换板、接口桥接板配合可实现10 M/100 M电业务的1:N(N≤4)保护功能。
SEC板支持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网络组网形式,可以用于组建以太网专线业务(EPL)、以太网虚拟专线业务(EVPL)、以太网专用LAN业务(EPLAN)以及以太网虚拟专用LAN业务(EVPLAN)。
3.1.1. TGE2B
TGE2B板用于完成将用户侧2路1000 M以太网数据透明转发到SDH侧。
TGE2B板从用户侧接收两路千兆以太网信号,进行相应的封装协议处理后,映射到VC-4的虚级联组,再经过指针和开销的再生后送往背板。发送方向是如上所述的逆过程。封装时,任一系统端口的以太网数据可映射至由1~8个VC-4虚级联组中,最小带宽为1个VC-4,最大可达到8×VC-4的带宽。两路以太网侧接口(用户侧)与两路系统侧(SDH侧)接口一一对应,不具备L2层的交换功能。
7个VC4就可以支持GE端口线速转发,因此实际绑定7个VC4就可以满足需求。
3.1.1. RSEB
RSEB板实现以太网业务到RPR的映射,完成RPR特有的功能。利用SDH/MSTP环网的通道带宽资源,提供RPR所需的双环拓扑结构,完成RPR节点的环形互连。
RSEB提供8×FE(光/电)+2×GE(光)用户以太网接口。RSEB由业务处理板和业务接口板两部分组成。配合OIS1x8或ESFEx8业务接口板,分别提供FE光接口板或FE电接口板。
RSEB板系统侧提供2个RPR SPAN端口和4个EOS端口:
(1)RPR系统侧包含2个RPR SPAN:RPR SPAN1和RPR SPAN2,映射方式VC-4-Xv、VC-3-Xv, 背板带宽2.5G,可以构建1.25G RPR环。
(2)RPR单板系统侧4个EOS端口、映射方式VC-12-Xv,最大带宽63 x VC12。任一EOS系统端口的以太网数据可映射至由1~46个VC-12构成的虚级联组中,4个EOS系统端口带宽之和最大可达到63个VC-12。
EOS系统端口可用于RPR业务过环或与SEC、MSE等EOS单板互通,支持LCAS协议。
RPR SPAN端口和EOS系统端口共享2.5 Gbit/s的SDH处理带宽,支持最大2.5 Gbit/s的RPR环总带宽,最大155 Mbit/s的EOS带宽(RPR环总带宽和EOS带宽不可同时获得最大值)。
RSEB板具备如下功能:
Ø交换容量5G,背板带宽2.5G;
Ø提供8FE+2GE用户以太网接口;
Ø符合IEEE802.17,支持2个RPR SPAN,最大可以组建1.25G 双向环;
Ø支持RPR环与EOS链路的互操作,实现映射颗粒的转换;
Ø支持Bypass RPR MAC功能,作为EOS的透传板使用,支持2个GE+4个FE透传;
ØEOS端口支持CSF OAM功能,提供点到点LST功能;
Ø支持IGMP Snooping组播协议,支持IPTV应用;
Ø支持LACP协议,提供带保护的大容量动态链路聚合功能;
Ø良好的业务安全隔离,支持基于QinQ的VLAN VPN;
Ø支持VC-12-Xv/VC-3-Xv/VC-4-Xv、LCAS和GFP。
3.1.1. MSEB
MSEB单板应用于城域网接入层或汇聚层,面向于将分散位置的客户业务接入或汇聚到上一层网络中。来自于不同位置的业务经MSEB单板进行流分类、目标地址识别、速率控制、调度、业务整形等操作之后,或者通过以太网接口发送,或者将报文经特定协议封装之后通过SONET/SDH接口发送。
MSEB板提供用户接口为8FE+2GE,符合IEEE802.3规范;FE可选择电接口或光接口:10 M/100 M接口由接口板/接口倒换板提供,通过更换接口板/接口倒换板可提供10 M/100 M光接口或电接口。
MSEB板完成以太网业务的接入、L2层的数据转发、MPLS报文处理以及以太网数据向SDH数据的映射。MSEB单板采用流的方式处理以太网报文,支持MPLS/VLAN/MAC等多种交换方式,并提供二层网络的虚拟桥接功能和端到端业务的服务质量保障,是构建虚拟专线和虚拟专网业务网络的关键设备之一。
Ø系统侧容量:MSEB单板背板带宽2.5G。最大支持64个VCG,各VCG可以选择不同的VC颗粒,最大可配置252×VC12(每个VCG最多63×VC12)可与VC4/VC3通道同时配置使用;
Ø支持MPLS的标签交换,交换容量为3.6G;
Ø协议支持:支持符合ITU-T G.707标准的虚级联,支持VC-12-Xv/VC-3-Xv/VC-4-Xv;支持符合G.707和G.7042标准的LCAS功能;支持符合G.7041标准的GFP封装方式。支持OSPF-TE路由协议和RSVP-TE资源预留协议。
Ø支持EPL和EVPL应用,ZXMP S385 V2.10版本时的增强MPLS单板MSEA板还支持EPLAN和EVPLAN业务。
Ø支持基于端口和VLAN的业务分类,提供适配到伪线的VFI转发;
Ø具有控制平面的功能,支持RSVP-TE信令发布隧道标签,支持OSPF-TE计算路由。
Ø支持LSP的OAM功能,支持LSP 1+1/1:1的保护。
3.1.1. AP1x8单板
AP1x8板主要用于实现ATM业务数据到SDH传输网络的收敛或汇聚。AP1x8板在ATM侧提供8个的155 Mbit/s光接口,完成ATM层处理及ATM信元到VC-4的映射等功能;在系统侧提供1个622 Mbit/s非级联方式的数据流,背板带宽622M、信元交换容量622Mbps,可选择使用1~4个VC-4通道传送ATM业务。
Ø背板带宽622M、信元交换容量622Mbps。
注意,AP1x8不支持所有端口线速转发。
Ø支持恒定比特率(CBR)、实时可变比特率(rt-VBR)、非实时可变比特率(nrt-VBR)、未指定比特率(UBR)4种ATM业务类型。
Ø支持VP/VC交换。
Ø支持VP单向/双向的1+1 和1:1, 支持VPRing、VCRing 功能
Ø支持ATM 的OAM功能,支持VP保护倒换,倒换请求为基于虚通道的告警指示信号(VP-AIS)、信号丢失(LOS)、帧丢失(LOF)、帧失步(OOF)、线路告警指示信号(LAIS)、信元定界丢失(LCD)和指针丢失(LOP)等告警。
Ø支持ATM空间、逻辑组播,在进行ATM交换时支持将一个输入的ATM信源流(VP,VC)复制到多个输出的ATM链路。
3. 设备和网络的保护能力
ZXMP S385在硬件上采用冗余设计,对业务总线、开销总线、时钟总线采用双总线的结构体系,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重要单板的保护
ZXMP S385具备完善的设备和网络保护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设备保护功能包括冗余设计、单板1+1热备份、支路1:N保护等。
系统的交叉时钟板和NCP板采用1+1热备份,完成了系统核心单板的备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系数。
系统具有电支路板1:N保护,对包括E1、STM-1e、E3/T3和FE在内的电支路板进行冗余保护。对于E1业务单板,N<=9;对于STM-1e、E3/T3、FE,N≤4。
3. 单板分散式供电
所有单板采用分散式供电方式,使各单板之间的电源影响降低至零,减少单板在热插拔过程中对系统的影响。
4. 完善的网络保护方式
ZXMP S385(V2.00)可以实现ITU-T规定的多种网络保护方式,以满足客户的不同组网要求,保护方式包括1+1链路复用段保护、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不带额外业务)、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双节点互连保护(DNI)、子网连接保护(SNC(I)/SNC(I)+SD)、双节点互连保护(DNI)等。
3. 系统供电功能
ZXMP S385采用双电源分配系统,机架采用双-48V输入电源分配系统,两套系统均相互独立,可以各自独立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每个电源分配系统均可以独立更换,而不影响系统工作;另外,通过双空开控制,确保每个机架电源输入、每个子架的电源供电均隔离工作,互不影响。
子架内,时钟接口板(SCI)/Qx接口板(QxI)完成-48 V直流电源的处理。QxI/SCI对输入电源实现1:1保护,并对电源进行滤波、并进行防反接、防过流等保护,能实现在无自有机架(用客户的机架)的情况下的正常使用。
子架内,各单板分散供电,各业务及处理板由子架内-48 V电源直接供电给单板,确保设备内各单板间的不存在电源影响,所有单板均有过流、过压保护,实现了单板带电热插拔。
SCI/QxI单板上有向业务接口区的3.3V供电模块(为接口倒换板和接口桥接板供电),这种供电模块也采用1:1的供电方式
3. 系统控制和通信功能
1.系统控制和通信功能由主控板(NCP)完成,主要包括:通过S口给各MCU下达配置命令,并采集它们的性能和告警。
2.通过ECC通道实现网元之间网管信息的互通。
3.公务功能由公务板(OW)完成,通过E1、E2字节实现网元之间勤务电话的互通。勤务部分使用独立的CPU,与NCP处理器通过S口通讯。
4.Qx口是网元与子网管理控制中心(SMCC)通讯的接口。NCP通过Qx口可向SMCC上报本网元及所在子网的告警和性能,并接收SMCC给本网元及所在子网下达的命令和配置。f接口是本地网管LMT接入口,用于便携机的接入管理。
5.复位开关、截铃开关在机架上,其他接口(如电源接口、辅助数据接口等)都是在QXI,SCI板上。
6.NCP板对本网元的风扇插箱进行监控,电源分配单元进行输入电压过欠压监控。
3. 系统开销处理功能
ZXMP S385利用SOH中的开销字节提供额外的数据接口,包括公务电话、RS-232/422接口、64bit/s速率的F1同向数据接口,同时,还提供灵活的开销通路上下方式。
ZXMP S385的开销处理功能主要由网元控制板(NCP)、公务板(OW)、交叉时钟板(CSA/CSE)以及各光线路板完成。
光线路板完成如下功能:(1)SDH帧结构中的段开销和净负荷数据的分离,并将开销字节合成8M开销总线送入交叉时钟板,开销总线中包括符合ITU-T标准的管理、公务、倒换字节;(2)利用空闲的开销字节实现公务电话、数据业务;(3)将承载控制信息的开销字节通过ECC通道送入NCP板。
交叉时钟板实现开销的交叉调度功能,交叉的最小颗粒为字节。根据网管的配置要求将开销配置到任意端口。
OW板与交叉时钟板建立直接的联系,提取或插入在CS板中完成开销交叉的空闲开销字节,通过这些字节向用户提供额外的数据业务。支持多方会议通话方式,最多可支持28个公务方向。对每个公务方向的E1、E2,支持对保护字节的数字读写,提供3路2线模拟电话接口,前两路为公务接口,最后一路为TRK接口。
实现F1同向数据接口功能,接口由SCI板提供。模拟电话接口由SCI板提供。
支持5路数据接口,可配置成RS422/RS232,该数据接口由QxI板提供。
NCP板接收并处理来自各单板的ECC控制信息,并通过ECC通道送达目的单板。
根据网管的配置要求,ZXMP S385设备可以将开销配置到任意端口。
ZXMP S385支持开销的透明传送,即低速业务信号的业务和开销可在STM-16/64帧中进行透明传送。从而大大提高网络建设的灵活性,解决光纤资源的紧张情况,保证了网管的统一性和网管信息的连续性。
3. 系统定时处理能力
ZXMP S385设备之间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定时同步功能由交叉时钟板完成,定时同步功能包括:
1. 时钟源的选择
提供4个外部2.048 Mbit/s或2.048 MHz时钟输入基准和28个线路(或支路)的8K定时输入基准,并且可以根据各频率基准源的告警信息以及时钟同步状态信息,进行时钟基准源的保护倒换。
2. 时钟源的倒换
系统时钟支持同步优先级倒换以及基于SSM算法的自动倒换,在复杂组网中,基于SSM算法的自动倒换可以优化网络的定时同步分配,降低同步规划的难度,避免定时环路,保证网络同步处于最佳状态。
3. 时钟工作模式
SCI板为CSA/CSE板提供4路外部参考时钟输出和4路外部参考时钟输入。接口类型为2.048Mbit/s或2.048Mhz接口,通过更换SCI板实现,每板可提供2路75Ω和2路120Ω的接口。其中,第1路75 Ω输出接口和第1路120 Ω输出接口源于同一个时钟源,第2路75 Ω输出接口和第2路120 Ω输出接口源于同一个时钟源。
ZXMP S385可以选择外时钟、从STM-N业务接口提取的时钟或内部时钟作为设备的定时基准,工作模式包括同步锁定模式、保持模式和自由振荡模式。
设备支持同步优先级倒换和基于SSM算法的自动倒换,在复杂的传输网中,基于SSM算法的自动倒换可以优化网络的定时同步分配,降低同步规划的难度,避免定时环路,保证网络同步处于最佳状态。
另外,设备支持公司专利的“S1字节算法专利技术”。
3. 告警输入输出功能
NCP提供 8路外部告警输入开关量接口,提供4路告警输出开关量接口(与2路开关量UC接口重合,另外两个是列头柜的告警)。NCP收集网元的告警指示信号发到告警箱和列头柜。
系统提供2路开关量(UC)接口,可输出两路开关量供用户使用。
3 系统技术指标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中兴通讯ZXMP S385系统的光电接口和放大器指标。
4. 系统光接口指标
ZXMP S385采用NRZ加扰码,扰码规定符合G.707要求的七级同步扰码器。
4. 系统电接口指标
ZXMP S385可提供的电接口包括STM-1电接口和PDH电接口。
SDH网络的155520kbit/s的STM-1信号在使用电信号接口的情况下,采用编码信号反转(CMI)码。CMI是一种两电平不归零码。
2048kbit/s和34368kbit/s电信号采用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
ZXMP S385各类电接口输入口允许衰减、允许频偏及输出口信号比特率容差见下表所示。
表 4-1 输入口允许衰减和允许频偏以及输出口信号比特率容差
接口速率 | 输入口允许衰减〔平方根规律衰减〕 | 输入口允许频偏 | 输出口比特率容差 |
1544kbit/s | 0dB~6dB,772 kHz. | 大于±32 ppm | 小于±32 ppm |
2048kbit/s | 0dB~6dB,1024kHz | 大于±50ppm | 小于±50ppm |
34368kbit/s | 大于±20ppm | 小于±20ppm | |
44736kbit/s | 0dB~20dB,22368kHz. | 大于±20ppm | 小于±20ppm |
155520kbit/s | 0dB~12.7dB,78MHz | 大于±20ppm | 小于±20ppm |
ZXMP S385各电口的输入/输出口反射衰减指标要求见表4-2。
表4-2 输入/输出口反射衰减指标要求
接口比特率(kbit/s) | 测试频率范围(kHz) | 反射衰减(dB) | |
---|---|---|---|
2048 | 输入口 | 51.2~102.4 | ≥12 |
102.4~2048 | ≥18 | ||
2048~3072 | ≥14 | ||
输出口 | 51~102 | ≥6 | |
102~3072 | ≥8 | ||
34368 | 输入口 | 860~1720 | ≥12 |
1720 ~34368 | ≥18 | ||
34368~51550 | ≥14 | ||
输出口 | 1720~51550 | ≥6 | |
102~3072 | ≥8 | ||
44736 | 输入口 | 860~1720 | ≥12 |
1720 ~34368 | ≥18 | ||
34368~51550 | ≥14 | ||
输出口 | 1720~51550 | ≥6 | |
102~3072 | ≥8 | ||
155520 | 输入/输出口 | 8000~240000 | ≥15 |
4. 数据单板性能和指标
下面是各种数据单板的性能参数说明。
4.1. 以太网光/电接口指标
4.1.1. 10/100 Mbit/s以太网接口
ZXMP S385设备支持10 Mbit/s和100 Mbit/s以太网接口。
10 Mbit/s以太网接口符合IEEE 802.3标准,物理层接口上采用曼切斯特编码,用0.85 V和-0.85 V分别表示“1”和“0”。电缆采用10Base-T。
100 Mbit/s以太网接口符合IEEE 802.3u标准。100Base-T技术中可采用两类传输介质:100Base-TX和100Base-FX。
4.1.1. 1000 Mbit/s以太网物理接口
ZXMP S385设备1000 Mbit/s以太网接口符合IEEE 802.3z标准。
1000 Mbit/s以太网物理接口支持1000Base-SX和1000Base-LX。
1.1000Base-SX接口
(1)1000Base-SX接口的使用范围
1000Base-SX接口的使用范围如表 4‑8 所示。
表 4‑8 1000Base-SX接口的使用范围
光纤类型 | 模宽@850 nm(最小满负载发送)(MHz·km) | 传输范围(m) |
62.5 μm MMF | 160 | 2~220 |
62.5 μm MMF | 200 | 2~275 |
50 μm MMF | 400 | 2~500 |
50 μm MMF | 500 | 2~550 |
注:MMF是多模光纤。
(2)1000Base-SX接口的发送特性
1000Base-SX接口的发送特性如表 4‑9 所示。
表 4‑9 1000Base-SX接口的发送特性
项目 | 62.5 μm MMF | 50 μm MMF | 单位 |
波长(范围) | 770~860 | nm | |
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大值) | 注 | dBm | |
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小值) | -9.5 | dBm | |
发送器关断时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大值) | -30 | dBm | |
消光比(最小值) | 9 | dB |
注:最大平均发送功率应取平均接收功率最大值(见表 3.5‑20)与IEEE803.2规定的1类安全限中的小值。
(3)1000Base-SX接口的接收特性
1000Base-SX接口的接收特性如表 4-10 所示。
表 4‑10 1000Base-SX接口的接收特性
项目 | 62.5 μm MMF | 50 μm MMF | 单位 |
波长(范围) | 770~860 | nm | |
平均接收光功率(最大值) | 0 | dBm | |
接收灵敏度 | -17 | dBm | |
回损(最小值) | 12 | dB | |
加强接收灵敏度 | -12.5 | -13.5 | dBm |
(1)1000Base-LX接口的使用范围
1000Base-LX接口的使用范围如表 4‑11 所示。
表 4‑11 1000Base-SX接口的使用范围
光纤类型 | 模宽@1300nm(最小满负载发送)(MHz ·km) | 传输范围(m) |
62.5 μm MMF | 500 | 2~550 |
50 μm MMF | 400 | 2~550 |
50 μm MMF | 500 | 2~550 |
10 μm MMF | N/A | 2~5000 |
注:N/A表示无具体规范。
(2)1000Base-LX接口的发送特性
1000Base-LX接口的发送特性如表 4‑12 所示。
表 4‑12 1000Base-LX接口的发送特性
项目 | 62.5 μm MMF | 50 μm MMF | 10 μm SMF | 单位 |
波长(范围) | 1270~1355 | nm | ||
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大值) | -3 | dBm | ||
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小值) | -11.5 | -11.5 | -11.0 | dBm |
发送器关断时平均发送光功率(最大值) | -30 | dBm | ||
消光比(最小值) | 9 | dB |
(3)1000Base-LX接口的接收特性
1000Base-LX接口的接收特性如表 4‑13 所示。
表 4-13 1000Base-LX接口的接收特性
项目 | 62.5 μm MMF | 50 μm MMF | 10 μm SMF | 单位 |
波长(范围) | 1270~1355 | nm | ||
平均接收光功率(最大值) | -3 | dBm | ||
接收灵敏度 | -19 | dBm | ||
回损(最小值) | 12 | dB | ||
加强接收灵敏度 | -14.4 | dBm |
4. 光放大板指标
ZXMP S385的OA板按照其所处的位置分为OBA和OPA。
OBA板按照最大输出光功率分为OBA12、OBA14、OBA17和OBA19。OPA板按照最大输入光功率分为OPA32和OPA38。所有内置放大器的光接口方式都是LC/PC形式。
ZXMP S385能提供的主要光放大板如表 4‑14和表 4‑15 所示。
表 4‑14 ZXMP S385 OBA板类型及主要参数
单位 | OBA12 | OBA14 | OBA17 | OBA19 | 备注 | |
---|---|---|---|---|---|---|
工作波长 | nm | 1530~1562 | 1530~1562 | 1530~1562 | 1530~1562 | - |
输入光功率范围 | dBm | -12~+4 | -12~+4 | -6~+4 | -6~+4 | - |
最大输出光功率 | dBm | 12.5 | 14.5 | 17.5 | 19.5 | 寿命起始值 |
输出光功率调节范围 | dB | 3 | 3 | 3 | 3 | 只能向下调 |
噪声系数 @ | dB | 5.0 @ | 5.0 @ | 4.8 @ | 5.0 @ | - |
性能 | 单位 | OPA32 | OPA38 |
工作波长 | nm | 1550.12 | 1550.12 |
滤波器-20 dB带宽 | nm | 1.2 | 1.2 |
输入光功率 | dBm | -32~-15 | -38~-20 |
输出光功率 | dBm | -9 | -12 |
输出功率调节范围 | dB | ±3 | ±3 |
噪声系数 | dB | 4.5 @ Pin=-32 dBm, Pout=-9 dBm | 4.5@ Pin=-38 dBm, Pout=-12 dBm |